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2014年,韩国政府开始分批向中国归还朝鲜战争中阵亡的志愿军士兵遗骨。有关报道中,涟川的地名反复出现。

 

若论军事分界线附近地区遭遇战火的时间长短,涟川地区恐怕可以排到第一位。从1951年春天第四次战役的尾声,直到正式签订停战协议的19537月,涟川平原被大小七次战役反复碾压,山峰被炮火削低了五米,仅仅在这片平原上,对战双方的阵亡人数达四万之多,与其说是战争,不如说是一场以尸体堆满平原为目标的大屠杀。

能够俯瞰涟川平原的上升哨所

 

 

哨所前方的外景严禁拍摄,只能拍摄室内的沙盘

硝烟散去的停战岁月,涟川仍是地雷的世界,公路两侧高耸着铁丝网,红色倒三角标记上,是韩文的“地雷”二字。

 

讽刺的是,虽然地雷的存在是为了防范北方南侵,但是停战后多次北方派士兵或特工潜入,都没有因地雷损到一根毛发,反倒是住在附近手无寸铁的韩国草根民众深受其害。

 

非军事区的韩国一侧,于外围一公里划出民统线(即普通民众经过登记才能进入,并不得居住或过夜的地区),作为缓冲带。如果自家土地在民统线内,必须每日往返耕种,而且必须在军方规定的时辰离开缓冲带,否则“安全不予保障”。已经记不得多少次,从报章读到采山菜或是草药的农民,误入雷区而伤亡的报道。

 

敬顺王陵

绿色铁丝网的后面就是雷区

意外的是,在雷区的中央,竟有新罗王朝末代国王敬顺王的陵墓。敬顺王(?-938)本名金傅,后百济王甄萱杀害新罗景哀王之后,立新罗后裔金傅做了傀儡国王,在位仅八年就投降高丽太祖王建(传说是唐肃宗的后代),俯首称臣。作为朝鲜半岛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王朝的开山祖,王建的政治手法不可谓不高明,他让自己的长女嫁给金傅,并将新罗王朝的统治中心庆州重新封给他。自己则娶了金傅的妹妹,成了金傅的大舅子。金傅死后,本来新罗旧贵族想让他埋骨庆州,高丽朝廷以“王的棺柩不可离松都(即今日开城)100里以 上”之由反对,遂只能将其安葬在南方界线下方的高浪浦圣居山。金傅的陵墓,成了唯一不在庆州地区的新罗王陵。

凭心而论,这样一个遍地燃烧战火的区域,我很怀疑原先的王陵是否能幸免于难,今天看到的多半是重修的陵墓。一个没有政绩、丢掉江山的傀儡国王,值得如此大费周章吗?也许,要阅遍整个半岛史才能得出答案。朝鲜半岛历史上多数时候处于分裂状态,王氏高丽是第一次实现民族国家的统一,向高丽称臣的末代新罗国王金傅便如同“统一”大业中识时事的俊杰,陵墓自然要得到妥善的修缮。

 由于地形的缘故,涟川地区的哨所是整个非军事区里距离朝鲜哨所直线距离最近的,双方都24小时不分昼夜互相监视,因此在这里感受到的“敌人就在面前”的气氛,比其他任何地方都要强烈。除了严禁从哨所向外拍照以外,执勤士兵还提醒我们不要有任何让对方误以为挑衅的举动,因为我们就在朝鲜哨兵的射程之内!

上升哨所

哨所院内陈列的第一南侵隧道的模型(本尊在非军事区内),这是最早发现的南侵隧道,巡逻途中的韩军士兵发现地面冒出水蒸气,便起了疑心,挖掘途中与朝鲜士兵遭遇,双方枪战之后隧道暴露

韩军精锐部队台风部队驻守的展望台

为流落南方的北方民众竖立的望乡亭

中学生组成的韩军少年坦克兵团纪念碑

精锐部队韩五师驻扎的钥匙展望台

韩军士兵宿舍

铁丝网上挂满了盼望和平的祈愿卡

 山下,是涟川的“名胜”——新炭里火车站。之所以叫做“名胜”,是因为它是折返点。从首尔到元山的铁路因战争而中断,车站以北的铁路上竖立了“铁路中断”的标示牌。

 

当地人利用空间的意识一点都不含糊,他们在铁轨边铺起塑胶布,晾晒辣椒。

夕阳的余晖里,近六十年没有通车的铁轨上,有一对恋人牵手散步的背影。这使我想起几天前电视报道南北离散家族会面时,一对因战争分离了59年的夫妇抱头痛哭的情景。谈论战争,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多少人失去了生命、失去了亲人、失去了家园,而不太想到,所有平凡的幸福,哪怕是和所爱的人在夕阳里漫步的时光,都在炮火里化为灰烬。那何尝不是一种至痛?

 

(待续)

 

 

话题:



0

推荐

夏冰

夏冰

38篇文章 309天前更新

生于北洋,学于东洋, 居于南洋,趣在西洋。 曾经的国际媒体人, 永远的波希米亚人。

文章